od体育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真我

admin 国际足球

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身形矫健、眼神专注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1岁的姜鑫瑞手持花剑,在决赛场上灵活腾挪,最终以15:9的比分战胜对手,夺得冠军,赛后,这位来自江苏的小将擦拭着额角的汗水,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:“每一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我深深明白——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

剑道上的蜕变

姜鑫瑞与击剑结缘始于四年前,当时年仅7岁的他在体育课上第一次接触击剑,就被这项兼具优雅与力量的运动深深吸引。“起初只是觉得穿上击剑服很帅气,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但真正拿起剑后,我发现这不仅是外在的酷,更是内在的修炼。”

训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初学阶段,姜鑫瑞常常因为步伐不够灵活、出剑速度慢而受挫,他的教练李明透露:“鑫瑞刚开始连基本姿势都保持不了多久,但他有个特点——从不轻易言败,每次训练结束后,他都会独自加练半小时。”

这种坚持在去年的一场关键比赛中得到了回报,当时姜鑫瑞在省选拔赛中一度落后,眼看就要被淘汰,他却连续得分实现逆转。“那场比赛后,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光芒,”李教练感慨道,“那不是侥幸获胜的喜悦,而是通过自身努力突破极限后的自信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真我

独当一面的成长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不仅是姜鑫瑞的赛场感悟,更是他日常训练的信条,在训练馆里,他总是最晚离开的一个,即使没有教练督促,他也会反复观看比赛录像,分析每一个动作的得失。

“击剑是一项极其个性化的运动,”姜鑫瑞解释道,“当戴上护面走上剑道,所有的指导声都被隔绝在外,那一刻,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临场的判断。”这种认知让他在面对强敌时始终保持沉着,在今年三月的一场邀请赛中,他对阵一位身高臂长的对手,在不利条件下及时调整战术,最终凭借精准的突刺取胜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真我
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这种独立意识也延伸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中。“自从练习击剑后,他做作业更加自觉,遇到难题也不会轻易求助,而是先尝试自己解决,他说这就像在剑道上,必须自己思考对策。”

以剑会友的收获

尽管强调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,但姜鑫瑞同样珍视击剑带来的友谊,每次比赛结束后,他都会主动与对手握手致意,交流技术心得。“赛场上的对手,场下可能成为朋友,”他笑着说,“我们互相切磋,共同进步。”

这种体育精神让他在同龄选手中赢得了广泛尊重,来自北京的选手刘子涵评价道:“鑫瑞技术全面,更重要的是他永远保持谦逊,即使赢了比赛,也会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。”

平衡之道

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,姜鑫瑞面临着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,他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:早晨六点起床晨读,下午放学后训练三小时,晚上还要完成作业和复习。“确实很累,”他坦言,“但击剑教会了我时间管理,在剑道上,每一秒都要高效利用,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学习。”

他的班主任王老师表示,击剑训练反而促进了姜鑫瑞的学业。“他的专注力和抗压能力明显优于同龄人,课堂上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,遇到难题也不会慌张。”

未来展望

随着成绩的不断提升,姜鑫瑞已入选省青少年击剑集训队,开始接受更系统的训练,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,他思考片刻后回答:“短期目标是争取明年全国赛的卫冕,长远来看,希望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。”

他的教练对此充满信心:“鑫瑞最大的优势不是技术,而是心态,他理解击剑的真谛——不仅要战胜对手,更要超越自己。”

国家击剑队前队员、现役裁判张健在观赛后评价:“这类年轻选手的涌现,让我们看到中国击剑的未来,他们不仅技术扎实,更重要的是对项目本质有深刻理解。”

夕阳西下,训练馆内再次响起剑尖碰撞的清脆声响,姜鑫瑞的身影在剑道上穿梭,每一个弓步、每一次格挡都凝聚着汗水与决心,对于这个少年而言,击剑不只是一项运动,更是成长的淬炼,正如他所说:“剑道如人生,总会面临各种挑战,重要的是相信自己,独自面对。”这条银光闪烁的剑道,正见证着一颗新星的冉冉升起,也见证着一个少年在拼搏中不断完善的自我。

0 34

留言0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